你的位置:首页 > 公开课 > 《SPC-统计过程控制&MSA-量测系统分析》 > 课程详情

《SPC-统计过程控制&MSA-量测系统分析》

开课时间:2022 课程价格:
¥3000
天数:2天 课程时长:12
开课地点:郑州 授课讲师:曹老师
专业分类: 生产管理类、生产管理类:生产管理体系、生产管理类: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类
适合岗位:
关 键 字: SPC,统计过程控制,MSA,量测系统分析
课程介绍

开课计划

城市 天数 价格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郑州 2 300022-23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第一章SPC基础知识

SPC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过程(过程的定义)

为什么过程会产生波动

过程的示例(控制上的闭环)

过程管理的基本模型

什么是过程变差

过程变差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过程变差的表现形式

随机现象

概率

分布

什么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相关术语

总体、样本、随机抽样

正态分布的相关统计量

平均值 X   

中位数

  R

标准差 S

正态性检验

为什么需要

正态性检验Minitab操作实例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转换Minitab操作实例

中心极限定理及其作用

过程变差的分类

普通变差(原因)

特殊变差(原因)

系统变差

第二章SPC基本原理

什么是过程控制

为什么要进行过程控制

数据的种类—计数和计量

数据、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过程控制的措施分类

过程控制的两种状态

四类过程及其对策

过程控制的两种质量观

统计过程控制图基本原理

3σ原则”

控制图的转化过程

控制图的演变过程

控制图的结构

控制图的种类

控制图的选择原则

控制图的解释

控制图的两种判断方法

虚发警报和漏发警报

判异准则的理论基础

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小概率α的设定

控制图的八种判异准则概念计算演示

第三章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定义

过程能力指数定义

期望与运行值

过程的中心和变差

过程能力指数与过程性能

过程能力指数概括表

过程精密度指数CP和性能指数PP

实际过程能力CPK和性能指数PPK

过程准确度能力指数CA

Ca、CpCpk之间的关系

单侧公差和双侧公差的能力指数计算

Z值的计算

Z衡量能力与CPKPPK之间的关系

长期过程能力和短期过程能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代能力指数CPMCPMKPPMPPMK

能力指数的评级标准

计数型能力指数

公差、σ、计数型、计量型指数转换表

Minitab 过程能力分析

能力分析(正态分布)

能力分析(组间/组内)

能力分析(非正态分布)

能力分析示例(二项概率模型)

能力分析 (Poisson)

Capability Sixpack(正态分布)

计量型数据控制图的绘制(均值及差图为例,MINITAB 展示)

准备工作

1原始数据收集

1.1、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

1.1.1子组大小:

1.1.2子组频率:

合理子组原则

合理子组的选举

1.1.3原始数据:

1.2 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数据

1.2.1建立R控制图

1.2.2建立X控制图

1.2.3记录原始数据

1.3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 X )和极差( R )

1.4 选择控制图刻度

1.5 将均值(X)和极差值(R)画到控制图上

2. 计算控制界限

2.1 计算过程均值(X)和平均极差值(R)

2.2 在控制图上作控制界限

2.3在控制图上作控制界限

3.过程控制图解释

3.1两种控制图应用示意说明

分析型控制图

控制用控制图

3.2分析极差图(R)上的数据

3.3识别并标注极差图(R)上的特殊原因(极差图)

3.4重新计算控制界限(极差图)

3.5 分析均值图( X )上的数据

3.6识别并标注均值图( X )上的特殊原因

3.7重新计算控制界限(均值图)

3.8延长控制界限

4.过程能力解释

4.1过程能力解释的目的、前提条件和要求

4.2计算过程的标准偏差

4.3过程能力 ZMINITAB 展示)

4.4过程能力指数 CpkMINITAB 展示)

4.5评价过程能力

4.6提高过程能力

其他计量型控制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步骤说明

均值-标准差图使用步骤及案例

中位数图使用步骤及案例

单值和移动极差图使用步骤及案例

计数型控制图使用练习(MINITAB 展示)

计数型数据控制图的绘制(不合格品率 P 图 为例,MINITAB 展示)

1. 原始数据收集

1.1 选择子组的容量,频率,数量

1.1.1子组容量

1.1.2计算每个子组内的不合格品率( P )

1.1.3选择控制图的坐标刻度

1.1.4描绘控制图

2.计算控制界限

2.1计算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 p

2.2计算上,下控制限 UCL LCL

3.过程控制解释

3.1 分析数据点,找出不稳定的证据

3.2 寻找并纠正特殊原因

3.3 重新计算控制界限

4.过程能力解释

4.1 计算过程能力

4.2 评价过程能力

4.3 改进过程能力

4.4 改进后的过程控制图

其他计数型控制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步骤说明

计数型控制图使用练习(MINITAB 展示)

第五章 预控法(彩虹图)

1、预控法的基本思想

2、预控法的假设条件

3、预控法的应用规则

预控制图的绘制步骤

步骤一、建立预先控制限(控制限)

双侧公差情况

只有上限的情况(越小越好)

只有下限的情况(越大越好)

步骤二、预控法判异准则

开班判异准则

正常过程控制判异准则

两次停机情况下的判异准则

判异口决

预控制图使用案例和练习

持续改进过程能力

过程的三个阶段

过程能力改进的两个方面

Cp、Cpk联合应用过能力改进的指南

数据的分层说明

过程改进的基本工具多变差分析(MINITAB 展示)

多变差分析

360度时空分析

变量族的分层过滤

流的概念--位置变量(案例 )

控制图法则-暂时性变量

系统变差-周期性变量

族谱的绘制(案例)

数据采集原则

调查表的设计

多变量图的绘制与分析(练习)

RX-贡献量的确认(案例)


课程大纲:


一、基础概念篇

测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MSA

测量系统误差的来源

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

测量装置的组成要素

影响过程质量的六个基本因素

追溯与测量系统

测量的用途

理想的测量系统

IATF16949对MSA的要求

第四版变更信息汇总

二、测量相关的基本术语

测量相关术语

测量、测量仪器、测量系统

测量值相关

标准、基准件、真值

偏倚、精度、精度误差

校准相关术语

校准、内部实验室、外部实验室

准确度和精确度

分辨力和有效解析度

统计特性相关术语

重复性

再现性

稳定性

线性

测量系统能力相关术语

CG和CGK

GR&R%

P/T 比率

三、测量系统变差的解析

测量系统的共性和使用前提

数据的真实性

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

过程变差剖析

测量系统变差对产品决策的影响

测量系统变差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测量系统变差的分类和构成

从准确度和精密度分类

准确度--位置误差

偏倚

稳定性

线性

精密度--宽度误差

重复性

再现性

GR&R

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分类

四、测量系统变差的分析

测量系统变差分析方法汇总概要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六步法

测量系统数据的收集方法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五性的先后步骤

偏倚分析

独立样件检验五步法介绍—案例和练习

独立样件判断准则和公式介绍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

控制图法介绍—案例和练习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

偏倚不合格时的改进思路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的五步法介绍—案例和练习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

不稳定时改进思路

线性分析

线性分析判断准则和公式介绍

线性分析介绍--案例和练习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

线性不合格时改进思路

GR&R的分析方法汇总概要

GR&R研究时样本的选择类型

样本的选择—产品控制

样本的选择—过程控制

GR&R研究中的主要因素

测量系统GR&R合格判定标准

GR&R分析分析法的介绍(案例和练习)

极差法介绍

均值极差法介绍

方差分析法介绍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交叉分析法)

GR&R三种方法优劣点比较

计数型测量系统

计数型测量特性

什么是属性变量

风险分析方法—基本概念

什么是交叉表

交叉表法—用途

交叉表法—重要概念

什么是Kappa

Kappa值的参考意义

风险分析方法—基本步骤(案例和练习)

评价人选择

测量对象选择

测量方法

数据表设定

记数型研究数据表

建立评价人之间的交叉表

建立评价人与参考基准之间的交叉表

测量系统有效性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属性一致性分析法)

属性量具偏倚分析法(MINITAB分析展示)

信号探测法分析的介绍

破坏性MSA分析

破坏性MSA分析的前提

破坏性MSA分析的嵌套式六步法介绍(案例和练习)

运用EXCEL分析展示

运用MINITAB分析展示(嵌套分析法)

MSA 小结

授课讲师

曹老师


品质管理导师专家;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中国质协注册6sigam黑带、美国ASQ注册6sigam黑带、澳门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VDAQMC6.3注册外审员、高级咨询师、高级培训讲师、顾问师;专注于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研究、培训和咨询;

精通国内各类主机厂的质量管理要求,能应对各类主机厂的潜在供应商审核,辅导企业建立符合主机厂要求的体系并通过审核; 精通汽车行业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 、五大手册及其组合课程讲解; 精通德国汽车工业学会相关的标准,多次辅导客户通过德资主机厂利用VDA6.3进行潜在供应商审核审核,并获得通过;具有10年德资汽车主机厂一级配套经验,是大众指定的专职VDA6.3、VDA6.5、FORMEL-Q、QPNI、PSB等课程的培训老师; 精通通用和福特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并注重研究福特Q1、MMOG和通用供应商管理的十六步,能指导企业运用和实施

对VDA-MLA,QPNI,大众整车开发流程,通用整车开发流程(GVDP),福特整车开发流程(FPDS),福特阶段性PPAP有深刻的理解,能给企业整合项目管理、质量策划,产品开发流程,满足各客户要求;质量问题解决方面的专家,对质量问题解决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十分精通汽车行业各主机厂的质量问题解决的工具,如QC七大手法、G8D、PST(问题解决技巧)、田口DOE、经典DOE、谢宁DOE;能利用质量工具快速解决复杂质量问题,曾在国内外大型企业有着成功的解决复杂质量问题的案例。


【主讲课程】


《IATF16949:2016》《APQP+C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计划)》《PPAP(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各主机厂表格讲解对比)》《QPNI(新零件质量提升计划)》《APQP和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五版D/PFMEA(失效模式分析+VDA4.2对比)》《SPC+Variation Analysis (统计过程控制+变差分析)》《APQP+D/PFMEA+PPAP》《Shainin Doe(复杂质量问题的解决工具--谢宁DOE)》《SPC+MSA》《VDA6.3 过程审核+ VDA6.5产品审核》《经典DOE(MINTAB 应用案例展示)》《QC七大手法》《8D/G8D》《FORMEL-Q(大众供应商手册)》《Error Proofing Techniques(防错技术)》《5S培训+辅导》《MSA+Measurement Uncertainty(测量不确定度+和VDA5对比)》等等

在线报名

感谢您提供需求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进一步沟通相关需求。
您也可以直接打电话 021-65757430,由课程顾问直接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我们会对您的资料进行保密,绝不泄露或用于其他用途